北京开一卡通电子发票需实名认证是否过度索权?
小字号
原标题:北京开一卡通电子发票需实名认证 是否过度索权?
原标题:北京开一卡通电子发票需实名认证 是否过度索权?
本报讯 (记者曹玥)8月1日起,北京市政交通一卡通电子发票业务在北京全面推行,停止提供纸质发票业务。乘客需登录“北京一卡通”APP,提交相关信息,下载电子发票。有乘客对此质疑:不下载APP、提供个人信息,就开不了发票,是否过度索权?
记者发现,如果想要领取电子发票,要经过一系列实名认证。首先需先下载APP,绑定实体卡卡号,然后提供自己的手机号、身份证号,同时要跳转到支付宝验证芝麻信用和进行人脸识别。
乘客宋先生对此项规定感到很是不解,“以往充值开票很是便利,而现在需要在网上提供一些个人信息,且需等到第二天才能出票。”一位60多岁的乘客因不会相关操作而放弃领取发票。
北京市政交通一卡通公司回应称,此举是为了从根本上杜绝发票倒买倒卖这类扰乱市场秩序的现象,芝麻信用认证也是为了最大限度确保用户的个人信息安全、真实、有效。
传统服务“上网”成为趋势,很大程度上便利了人们的生活,但APP遍地开花,“强制下载”“过度索权”的质疑随之而来。日前,记者在北京望京附近的一家川菜馆就餐,点单时服务员要求记者扫描桌上的二维码,通过手机号注册后才能点单。记者询问店家可否不用手机号注册,想要通过纸质菜单点单时,店家则说已经很久不提供纸质菜单。
北京另一家餐厅扫码点餐功能上线两年,店员会推荐消费者通过手机自助下单,消费者扫码关注公众号后才能点餐,随后,消费者的微信会与公众号自动关联。在此过程中,消费者如需相关服务,就必须提供手机号、邮箱、微信、身份证号等个人信息,而其中多项信息与商家的实际服务无直接关联。
中国政法大学知识产权中心特约研究员、北京志霖律师事务所律师赵占领指出,相关法律规定,手机应用收集个人信息应遵循正当性、合法性和必要性原则,“如果经过用户同意且符合三个原则,商家收集到的用户信息则是合理的。收集信息之后,商家应保护好消费者的个人信息,主动泄露信息是违法行为。”对于提供身份证号下载电子发票及手机号注册才可点单的行为,赵占领认为已超出必要性范畴。
(责编:赵爽、李栋)
分享让更多人看到
推荐阅读
税务总局:优化整合出口退税信息系统 更好服务纳税人
人民网北京6月16日电 (记者车柯蒙)记者从国家税务总局了解到,6月15日,国家税务总局发布《关于优化整合出口退税信息系统 更好服务纳税人有关事项的公告》(以下简称《公告》)称,税务总局将金税三期工程系统和出口退税管理系统进行了整合,在金税三期工程系统中开发了出口退税管理模块。本次系统整合工作,大幅简并优化了出口退(免)税申报、报送资料、办税程序、证明开具和分类管理等措施,增加了便捷服务功能。…
聚焦“我为群众办实事” 商务部举办全国汇率避险业务线上培训
人民网北京6月16日电 (孙阳)据商务部消息,6月16日上午,商务部会同人民银行、外汇局举办全国汇率避险业务线上培训,开展政策宣讲,进行经验交流,推动各地更好帮助企业提升汇率避险意识和能力。 据了解,举办汇率避险业务线上培训是落实国务院有关工作部署,也是商务部党史学习教育“为群众办实事”的一项具体举措。…